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1-04-01
導 讀: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3號)(簡稱《目錄》)。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具體承擔《目錄》的技術篩選和編制工作。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我會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技術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其內容真實性由申報單位負責。
北京建工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異位熱螺旋間接熱脫附修復技術典型應用
案例(一)
工藝路線
污染土壤經預處理后送入螺旋加熱腔體內,在螺旋運動過程中被加熱至目標溫度,土壤中污染物受熱氣化從土壤中解吸逸出,脫附尾氣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
主要技術指標
修復后土壤中的揮發和半揮發性污染物濃度可達到土壤修復目標值,尾氣排放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要求。預處理后土壤含水率<20%,粒徑<3cm。土壤加熱溫度范圍150℃~500℃。
技術特點
處理效率高,運輸、組裝和調試周期短,自動化程度高;尾氣產生量少,尾氣含塵量低。
適用范圍
揮發和半揮發性有機物、汞等污染土壤修復。案例名稱寧波江東甬江東南岸區域JD01-01-10地塊(慶豐地段徐戎路3#地塊)土壤修復工程
業主單位
北京建工地產寧波房地產有限公司
案例概況
工程地址:寧波江東甬江東南岸區域JD01-01-10地塊(慶豐地段徐戎路3#地塊)。
工程規模:土壤修復面積16103m2,修復工程量總計67727m3;地下水修復面積10130m2,修復工程量約25356m3。
投運時間:2016~2017年。
驗收情況:通過驗收。該污染地塊修復工作已完成,驗收監測結果均達到項目確認的修復目標值,可滿足后續開發要求。
工藝流程
污染土壤輸送至間接熱脫附預處理車間,添加藥劑調整土壤含水率,隨后土壤通過裝載機運送至篩分機過篩。經過預處理的污染土壤進入間接螺旋式加熱器,在加熱器內停留30min~60min,有機組分被熱解,熱解產生的氣體經管道輸送到噴淋冷卻裝置,降溫并液化。熱解氣體經過冷凝后主要生成液相有機組分和不可凝氣體,不可凝氣體經過活性炭床除去殘留的污染物后循環到加熱器進行燃燒,提供熱解所需要的能量。產生的廢水通過間接熱脫附的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半揮發性有機物(多環芳烴類、聯苯胺)、揮發性有機物(苯、氯乙烯)、總石油烴、農藥(戊唑醇)等去除率達到95%~99%。
異位熱脫附修復主體設備
異位熱脫附修復后土壤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2019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典型應用案例
2018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典型應用案例
...
...
...